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关于扫描电镜的常见提问及回答
中图仪器 | 2025-02-07 14:55:23    阅读:15   发布文章

以下是一些关于扫描电镜的常见提问及回答:

1、技术原理类

提问: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回答:扫描电镜是用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逐点扫描成像。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会产生多种信号,如二次电子、背散射电子等。其中二次电子对样品表面形貌非常敏感,探测器收集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,再经过放大等处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图像。

提问: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有什么区别?

回答: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,电子束不穿透样品,通过收集电子与样品作用产生的表面信号来成像,图像为立体的表面形态。透射电镜则是让电子束穿透样品,利用电子的透射、散射等特性来成像,主要用于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,如晶体结构、纳米材料的内部形态等,图像反映的是样品内部的二维投影信息。


中图台式扫描电镜现场随机进行70000X倍成像

2、仪器操作类

提问:扫描电镜开机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?

回答:首先要检查仪器的电源、冷却系统、真空系统等是否正常工作。确保冷却循环水的温度和流量在正常范围内,真空系统的真空泵油位正常且无泄漏。还要检查电子枪的灯丝状态,如有必要进行更换或调试。同时,准备好待观察的样品,确保样品已按照要求进行了处理和固定。

提问:如何选择合适的扫描电镜加速电压?

回答:选择加速电压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和观察目的。对于导电性好、厚度较大的样品,可选择较高的加速电压,如10kV - 30kV,这样能使电子束穿透更深,获得更多样品内部信息,同时也能提高信号强度。对于导电性差或对电子束敏感的样品,如生物样品、高分子材料等,一般选择较低的加速电压,如1kV - 5kV,以减少样品损伤和荷电效应,更好地观察表面细节。


3、样品制备类

提问: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有哪些基本要求?

回答: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基本要求包括:样品要尽可能小,一般不超过10mm×10mm×5mm,以便能放入样品室;样品表面应清洁,无污染物、油污、灰尘等,否则会干扰电子信号,影响成像质量;对于不导电的样品,需要进行导电处理,如喷金、喷碳等,以防止荷电效应;样品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,在电子束照射下不会发生变形、分解等现象。

提问:生物样品制备扫描电镜样品有什么特殊注意事项?

回答:生物样品通常含水量高、质地柔软且容易变形,制备时首先要进行固定,常用戊二醛和锇酸等固定剂,以保持样品的形态。然后进行脱水处理,一般采用梯度酒精或丙酮进行脱水,去除样品中的水分。由于生物样品不导电,需要进行导电镀膜处理,镀膜厚度要适中,过厚会掩盖样品表面细节。此外,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低温,避免样品的生物结构遭到破坏。


4、结果分析类

提问:扫描电镜图像中的衬度是由什么决定的?

回答:扫描电镜图像的衬度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:首先是样品表面的形貌,表面的高低起伏、凹凸不平会导致电子束的散射和吸收不同,从而产生形貌衬度;其次是样品的成分,不同元素对电子的散射能力不同,原子序数大的元素散射电子的能力强,在图像中显示为较亮的区域,形成成分衬度;此外,电子束的入射角、工作距离以及探测器的设置等也会影响图像的衬度。

提问:如何从扫描电镜图像中分析样品的粒径分布?

回答:首先要确保图像的分辨率足够高,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样品颗粒的边界。然后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,在图像上手动或自动标记出每个颗粒的边界,软件会计算出每个颗粒的等效直径等参数。通过对大量颗粒的测量和统计,得到粒径分布数据。可以绘制粒径分布直方图,直观地展示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数量或频率分布情况,还可以计算平均粒径、粒径标准差等统计参数来描述粒径分布的特征。
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